"打造精品红色线路·走出党性教育新格局"
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现场教学线路地图

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位于徐庄镇孙桥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河南区党委机关、八路军河南军区、国民革命军河南人民抗日军司令部所在地。

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建于2012年,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2015年8月26日正式开馆,是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郑州市社科普及教育基地、郑州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登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登封市教育实践基地。纪念馆坐西朝东,馆内主要包括首长办公室、作战室、伙房、勤务室和警卫室。

1944年4月22日,毛泽东主席致电邓小平等,发出《关于向河南发展的指示》,做出"发展河南、控制中原"的战略部署,为收复国土解救人民。9月初组建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由皮定均、徐子荣率领,从林县挺进登封,点燃了豫西抗日烽火,开创了嵩(山)箕(山)抗日根据地。

任长霞生前是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2004年4月14日晚在侦破案件从郑州返登封途中,突遇车祸,因伤势过重,于4月15日零时40分牺牲,年仅40岁。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任长霞因公牺牲后,她的先进事迹很快传遍全国。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中宣部、公安部、全国妇联、中央政法委等部门发出通知,号召向任长霞同志学习。登封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任长霞先进事迹展览馆,登封市公安局、民政局、档案局承办了展览馆。

展览馆设在位于少林大道的登封市档案馆三楼,面积230平方米。展览主题为《嵩岳警魂——追忆任长霞同志》,共分图片、实物和影视等展厅,收集了任长霞同志生前的实物40多件、图片230多张和部分音像资料,陈列展板57个。展览长期向社会开放,并作为党员教育、青少年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七纪念堂始建于1951年,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钱塘路中段,占地面积6440平方米,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所建的革命历史建筑物。二七纪念塔始建于1971年,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二七广场,占地面积352平方米,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2006年5月25日,郑州二七纪念堂和二七纪念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1月,两者共同入选第一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1923年2月7日爆发的二七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的一次影响极为深远、斗争壮烈的伟大政治斗争,造就了中国工人斗争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二七精神"。近百年来,"二七精神"历久弥新,见证着中华儿女奋勇争先的追梦历程,也成为郑州、河南宝贵的红色资源。"二七精神"是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也是郑州红色血脉和基因的原点所在。

中原英烈纪念馆坐落于郑州烈士陵园北园区,建于2014年,建筑面积有9012平方米,共分为10个展厅。

一楼四个展厅为中原革命史,分别展示风起云涌——大革命与工人运动纪念厅、星火燎原——土地革命战争厅、砥柱中原——抗日战争厅和逐鹿中原——解放战争厅共四个展厅,从大革命时期的河南工人运动,到抗日战争时期开辟敌后战场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完成战略转移的突破口,我们能在这里看到无数河南子弟积极跟随党的领导出人出力,为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通过现场参观教学,让党员干部对从内心深处明白:革命英烈来自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的先进代表,他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他们为实现中国人民共同的远大理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奉献,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革命英烈不是孤立于人民群众而存在的,革命英烈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

马沟村位于来集镇北部,新密市市区东部,距郑州市25公里,北邻郑密路,南邻郑登快速公路,全村总面积3.7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681户,3100多口人,108名党员,耕地3445亩。村内有9家规上企业,以耐火材料、石雕厂为主。集体经济收入以土地流转和冷库、厂房租赁、集体参股分红为主要来源,截止到2022年,马沟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000多元。2022年被评为河南省基层党建示范村、郑州市第三季度支书十佳百优比赛村支部书记第一名、平安创建三零无疫村、2022年成功创建五星党支部。

马沟村把"发展集体产业,推动产村融合,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创建河南省乡村建设示范村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落脚点,坚持规划引领、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制定"一湖两园三美四区五村"建设目标。

大隗镇进化村位于新密市大隗镇东南2公里处,是早期革命烈士张书印同志生长和开展农民运动的地方。张书印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密县及至豫西地区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工农运动早期领导人,曾在李大钊、邓恩铭、王若飞等同志的领导下,组织了豫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及农民运动。

张书印同志,男,汉族,生于1902年,是密县大隗镇山头湾村人。1919年考入开封甲种商业学校。1922年,经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2月,组织密县部分群众代表赴郑州参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组建密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发动群众将家乡山头湾改名为进化村,并创办进化村小学。1925年,秘密成立中共密县县委,任书记。1926年,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豫西地委书记。在大革命浪潮推动下,受党的指示组建国民党密县党部,任主任委员。当年,创办密县青年学社,成立密县农民协会及其他行业工会,大规模开展工农运动。

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北部伏羲山腹地的革命老区田种湾村,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实地原貌抗战遗址公园,同时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山环岭绕,属藏龙卧虎之地。由于其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44年十二月,皮定均司令员、徐子荣政委率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突破敌人重重包围,来到田种湾村,在此设立司令部,组织领导豫西广大军民进行反扫荡、打土顽、攻寨堡等抗日斗争活动,遗存下来了许多遗迹、实物和传奇故事。该纪念园在皮定均工作旧址基础上修复了密北抗日民主政府,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特务连、密北抗日独立团团部、密北抗日独立团、战地医院、军事训练场等场地,按照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资料进行布展。

1944年4~6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国民党军迅速溃退,河南省大部地区沦陷。中共中央为从战略上将华中、华北、陕北根据地连接起来,于 7月发出关于八路军、新四军向河南进军的命令。由太行军区组建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又称豫西抗日游击队、独立支队、皮徐支队)挺进豫西。该支队下辖第三团、第三十五团、支队机关和直属队(特务连)共1700多人,以皮定均为司令员,徐子荣为政委,同时成立豫西地委,徐子荣为地委书记。

密县县衙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老县城中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密县县衙始建于隋大业十二年(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县衙元代毁于战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冯万金于原址复建,仍保持明、清建筑风格。古县衙建筑群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面积近2.5万平方米。照壁、大门、仪门、戒石坊、月台、大堂、二堂、三堂、大仙楼、后花园等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形成九层五进院落,另有东西花厅、八班九房与县衙监狱。县衙内亭、台、楼、阁、谢、坊、桥、池等建筑门类齐全,青砖灰瓦,厅堂轩昂,前堂后宅,布局严谨合理,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官衙的庄重、肃穆。密县县衙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为中国所罕见,而仪门前的莲池更是为密县县衙所独有。密县县衙对研究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建筑艺术具有重大意义,堪称我国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中难得一见的实物标本。

董天知烈士是河南荥阳人。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冬,19岁的董天知在北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被捕入"北平军人反省分院"(草岚子监狱)。1936年8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往山西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9月抗日救亡先锋总队总队长,后任八路军129师决死第三纵队政治委员。1940年8月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壮烈殉国,年仅29岁。2014年8月董天知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董天知故居位于荥阳市老城南街,坐东向西,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明清建筑风格,三进院落,主要建筑均为砖木结构。2005年7月,荥阳市政府拔专款,按照故居原貌进行了全面维修。董天知故居作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展览分为室外和室内两部分,室外展览主要是前院党和国家领导人悼念董天知等的题词碑刻,董天知半身铜像。室内展览分为三个展厅,共设"投身革命"、"铁窗生涯"、"创建新军"、"血洒太行"、"永远的丰碑"五大部分,主要以灯箱展板形式,配以文字介绍和部分遗物,全面生动的展示了董天知烈士革命的一生、英勇的一生,展现了革命先烈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强党性,对初心使命的矢志不渝。

八路军后方医院原为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第二卫生所,民间称为后方医院。1987年5月6日,八路军后方医院被荥阳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郑州市团委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环翠峪属于豫西抗日根据地,1944年4月,皮定均司令员和徐子荣政委率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队来到这里,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有许多英勇的战士在战斗中受伤。1944年9月豫西抗日支队对环翠峪地理位置进行考察,发现这里位置隐秘,方便治疗伤病员。同年10月,在三坟村慎家窑洞筹建八路军第二卫生所,民间俗称"八路军后方医院"。自1944年9月至1945月9月,八路军后方医院历时1年,共救治2000多名为抗战浴血奋战的八路军战士,当时为国流血的英雄战士们就在现存的三孔窑洞内疗伤,故而人们称这三孔窑洞为"英雄窑"。皮定均司令曾多次来此慰问伤病员。解放战争期间,部队奉命南下后,医护人员及轻伤病员随部队南下,重伤病员依然安置在环翠峪二郎庙各山坳群众家中。

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座落于革命老区——巩义市新中镇柏茂庄园内,纪念馆以巩义三大庄园之一的柏茂庄园1、2号院为馆舍,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现有展室50余间。其中窑洞20余孔、楼房20余间,展览面约15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柏茂庄园曾是豫西八路军一支队司令部和豫西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馆内共布展历史照片近500张、文物200多件,原景再现展室2个。纪念馆通过大量照片、文物、绘画和文字,揭露了侵华日军轰炸、焚烧、抢掠、屠杀、残害妇孺、制造细菌战毒气战等滔天罪行,再现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恢弘历史画卷。自开馆以来,纪念馆以红色教育为主,积极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党史教育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郑州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郑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巩义市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等称号。

南岭新村位于巩义市小关镇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省级脱贫村。昔日的南岭新村,曾是出了名的穷山村,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数十年长期挂零。南岭新村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1100米,风景秀丽,植被良好,是适合康养的天然氧吧。近年来,经过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人均年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南岭新村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全国生态文化村""河南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境内汇聚了田园、山地、林海、奇石、峡谷、峭壁、红叶等优美的自然景观,800米景观台、蝴蝶谷、八路军联络站、佛头山、鸡冠山、神马岭、黑风寨、大圣庙、龙王庙及天主教堂遗址等景点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的后花园和旅游首选目的地。近年来,南岭新村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加快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做好皮徐部队虎脑联络站旧址的保护开发工作。

郑州烈士陵园占地面积413亩,主要纪念设施有革命先烈纪念碑、浮雕影壁墙、吉鸿昌、吴焕先、彭雪枫、杨靖宇纪念碑亭、中原英烈纪念馆、吉鸿昌烈士墓、解放郑州纪念碑亭、烈士墓区、凌云堂、郑州国防园、烈士诗抄碑林等。郑州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河南(豫西)
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任长霞纪念馆
二七纪念堂
和二七纪念塔
中原英烈
纪念馆
来集镇马沟村
五星党支部
大隗镇进化村
农民运动遗址
中原豫西
抗日纪念园
密县县衙
董天知故居
八路军后方医院
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南岭新村教学基地
郑州烈士陵园
项目打造了八条精品红色线路,包含13个教学点,分别是发扬斗争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由豫西抗日纪念馆(徐庄镇)、任长霞纪念馆组成;学习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由二七纪念堂和二七纪念塔组成;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爱党情怀,由巩义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和南岭新村教学基地组成;铭记历史峥嵘岁月 开创未来踔厉前行,由新密来集镇马沟村五星党支部和大槐镇净化村农民运动遗址组成;追忆峥嵘革命岁月 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由新密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园和密县县衙组成;缅怀先烈铭初心 赓续精神担使命,由董天知故居组成;发扬红色传统 践行群众路线,由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后方医院旧址组成;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革命精神,由中原英烈纪念馆和郑州烈士陵园组成。

说明

为不断充实党性教育教学内容,创新党性教育教学方式,探索党性教育长效机制,把党性教育成效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 效,在市委党建办的指导下,在现场教学点市所在地党组织和区县(市)党校的支持下,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和市委党校组织精 干力量按照方案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打造精品红色线路·走出党性教育新格局"项目已如期完成。 现展播项目打造的现场 教学线路视频,供市直机关党员和党校学员学习使用。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市委党校
二〇二四年一月